经在M6020工具磨床上工艺试验,对所刃磨的麻花钻各角度的测量和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结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麻花钻的
要求,得出以下结论:内锥面法刃磨麻花钻原理正确,刃磨工艺方法及参数调整方案合理可行,为麻花钻内锥面刃磨法的广泛应用奠
定了基础。
存在问题分析
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低是砂轮磨削时切削不锋利,磨削效率低,易磨损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砂轮的内锥面结构,切屑不易排除,造成砂
轮堵塞,使砂轮变钝。内锥面刃磨,砂轮口径受到刃磨参数的制约,砂轮的径向尺寸小,只能通过提高砂轮的转速来提高线速度。试
验中通过变频器调速,将砂轮电机转速提高到8000r/min,砂轮的切削性能明显改善。
砂轮选择
在选择砂轮时,应注意考虑内锥面磨削不易排屑,内锥面的修磨及修磨后应有较长的使用时间等因素。经过对砂轮的磨料、结合
剂、组织、粒度等选择和试验,内锥面刃磨砂轮应比一般刃磨刀具砂轮硬度大、粒度大、组织松。选择内锥面金刚石砂轮,不需要修
磨内锥面且切削性能好。
一、内锥面刃磨麻花钻原理
内锥面刃磨原理
内锥面刃磨法是刃磨麻花钻的一种新方法,刃磨原理,砂轮修成内锥面,钻头放在砂轮的内锥面上磨削,形成麻花钻的圆锥面后
刀面。刃磨钻头时通过修整砂轮半锥角d,调整轴间角q、锥顶距A、偏距e、附加旋转角b,可使钻头得到所需的后角a、横刃斜角y和
顶角2F。
根据王忠魁、何宁、戴俊平所著《麻花钻内锥面刃磨法》,为使钻头刃磨后得到合理的主切削刃外缘后角a、横刃斜角y和顶角2F
,考虑到砂轮的结构及刃磨中钻头与砂轮不得干涉等约束条件,对刃磨参数进行了优化。
内锥面刃磨特点
传统的外锥面刃磨法,是通过一个摆动夹具形成麻花钻的锥面后刀面,刃磨设备有的钻头刃磨机床和经改装的外圆磨床两种
。和改装的设备结构尺寸较大,钻头的几何角度与刃磨参数之间没有定量的函数关系,刃磨参数的调整控制多凭操作工人的经验
和技艺,难以保证刃磨各种钻头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内锥面刃磨法,由砂轮的内锥面代替了摆动夹具,可使机床结构简单,尺寸小,
调整方便;采用优化的刃磨参数,可刃磨出高质量的麻花钻。
麻花钻刃磨的方法和技巧
“少磨”首先是“不磨”,拿到钻头匆匆即磨,肯定是盲目的磨。只有在刃磨前摆放好位置,才能为下一步的“磨好”打实基础
,这一步相当重要。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根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技巧用通俗易懂的口诀的形式解释和示范,学生往往听得明
白、看得明白,容易掌握。示范时的动作要正确,要做好正常动作的示范、分步动作的示范、慢动作的示范,这样学生便于接受。这
里运用四句口诀来指导刃磨过程。效果较好。
口诀一:“刃口摆平轮面靠。”这是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的*步,往往有学生还没有把刃口摆平就靠在砂轮上开始刃磨了。这
样肯定是磨不好的。这里的“刃口”是主切削刃,“摆平”是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轮面”是指砂轮的表面。“
靠”是慢慢靠拢的意思。此时钻头还不能接触砂轮。
口诀二:“钻轴斜放出锋角。”这里是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锋角”即顶角118°±2o的一半,约为60°
这个位置很重要,直接影响钻头顶角大小及主切削刃形状和横刃斜角。要提示学生记忆常用的一块30°、60°、90°三角板中60°的
角度,学生便于掌握。口诀一和口诀二都是指钻头刃磨前的相对位置,二者要统筹兼顾,不要为了摆平刃口而忽略了摆好斜角,或为
了摆好斜放轴线而忽略了摆平刃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很会出这些错误。此时钻头在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准备接触砂轮。
口诀三:“由刃向背磨后面。”这里是指从钻头的刃口开始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刃磨。这样便于散热和刃磨。在稳定巩固口诀一
、二的基础上,此时钻头可轻轻接触砂轮,进行较少量的刃磨,刃磨时要观察火花的均匀性,要及时调整压力大小,并注意钻头的冷
却。当冷却后重新开始刃磨时,要继续摆好口诀一、二的位置,这一点往往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改变其位置的正确
性。
口诀四:“上下摆动尾别翘。”这个动作在钻头刃磨过程中也很重要,往往有学生在刃磨时把“上下摆动”变成了“上下转动”
,使钻头的另一主刀刃被破坏。同时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
上一篇:我国群钻行业的发展史
下一篇:可转位刀片立铣刀的应用